记者获悉,今年通州区将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形式向就业者推送不少于10万个岗位。
招聘会复苏明显
(相关资料图)
几天前,新华街道办事处门前的小广场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人们凑上前一看,原来是场招聘会,15家企业到场参会,提供74类就业岗位。
“之前因为疫情原因,招聘活动大多以线上方式进行,线下活动比较少。本市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之后,城市副中心积极响应,这是今年首场。”通州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旭涛说,“别看规模不大,但是来应聘的求职者可不少。”
通州区已正式启动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活动将持续到3月份,全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陆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除了线下招聘会,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通过“通州就业服务”公众号推送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求职者不仅能在线投递简历,还能查阅保险、档案、失业等方面的政策解读。
用人单位“零费用”揽才
“新的生产线即将建成,现在我们急需招聘400多名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最好放完假就能来一批参加培训。”春节前夕,通州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兰接到了甘李药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杜金的电话。
“您放心,我们有人才库!”撂下电话,杨兰马上通过“百姓就业”和“通州就业服务”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同时向多所高校的毕业生以及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员精准推送,还利用“通武廊”“通宝唐”“通州-北三县”区域协同机制,实现岗位信息共享。
“应聘电话就几乎没断过,春节假期都没影响招人!效果真的超乎了预期。”杜金说,这次“零费用”招聘的经历,让公司上下都很满意,现在已经有100多人进入了培训阶段。
让人才自由流动
在近日举行的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将继续把加快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与河北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推进机制,确保示范区开好局、起好步,更好支撑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通州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任赵海和介绍,在通州区与武清、廊坊高技能人才交流合作方面,通州区将落实《通武廊三地高技能领域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以三地高技能领域人才互联、互认、互享为目标,促进京津冀地区交流合作及优化配置,不仅要让人才自由流动,还要实现人才层次互认、人才政策共享。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冯洋
流程编辑:郭丹
关键词: 人力资源服务